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人物] 願待知音於百年後-江文也

        參加這次音樂學論壇也獲得許多關於本土人物的歷史知識,僅此用少數篇幅整理有關人物的介紹以及史蹟,除了增加自身的知識也可用於分享讓大家多認識與自己生長土地上有關的音樂家。江文也是少數幾位在當時以作曲家揚名國際的漢人,但身為台灣人卻對江文也的背景一無所知,本篇由音樂學論壇提起,進而產生興趣發掘。






進入論壇主題


The Absent Hero: On Bunya Koh’s Unfinished MusicalJourney and His Incomplete Project of Modernity 
楊建章



楊教授以孫基禎 1988漢城奧運時傳遞聖火的影片做開場





節錄資料自 奧運名人堂:孫基禎 
孫基禎 KITEI SON 韓國人,參加1936年德國柏林夏季奧運會獲得馬拉松項目金牌,因為當時朝鮮(韓國)被日本佔領,孫基禎只能代表日本隊參加1936年德國柏林的夏季奧運會。由于是代表日本參賽,所以孫基禎參賽時使用的是日本名字。孫基禎是一位強烈的愛國主義者,在柏林奧運會上,他一直表示自己來自朝鮮,朝鮮是個獨立的國家,在比賽中孫基禎以2小時29分19秒的成績成為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跑入2小時30分鐘的人,以兩分鐘的優勢奪得了冠軍,這也是亞洲人首次奪取長跑項目的奧運會金牌,他的同胞南順永獲得了第三名。在頒獎儀式上,孫基禎被迫忍受侮辱:他的勝利讓日本國旗在柏林奧運賽場飄揚。在升日本國旗,奏日本國歌期間,他和南順永都低著頭表示無聲的抗議。回到朝鮮後,孫基禎成了國家英雄,1945年,朝鮮在二戰後擺脫了日本的統治,但是卻分裂成南北兩個國家。1948年倫敦奧運會上,孫基禎作為韓國的旗手參加了奧運會的開幕式,這也是韓國第一次作為獨立國家出現在奧運舞臺。四十年後,1988年第24屆奧運會在漢城舉行時,已經古稀之年、留著長須的孫基禎,代表韓國運動員手持火炬跑完最後一棒,交給年輕的選手點燃主體育場聖火。孫基禎曾擔任韓國馬拉松運動教練,為培養韓國馬拉松運動員做出了貢獻, 2002年11月15日孫基禎因患肺炎逝世,享年90歲。

接著提到同樣在柏林奧運也有一名傑出表現的亞洲人但最後結局卻不能像孫基禎那樣回到原國家接受英雄式的歡迎。


當年的柏林奧運不但有用傳統的運動競技同時也舉辦藝術競技大會(THE ART COMPETITION)
管絃樂組競賽得獎紀錄如下
Compositions for Orchestra:
1st Prize: Werner Egk, “Olympic Festive Music”(Germany)2nd Prize: Lino Liviabella, “The Victor” (Italy)3rd Prize: Jaroslav Kricka, “Mountain Suite”(Czechoslovakia)Honourable Mention (榮譽獎):Gian Luca Tocchi, “Record” (Italy)Bunya Koh, “Formosan Dance”(Japan) 
當時代表日本的江文也以"台灣舞曲"獲得榮譽獎

此事件相關文章

節錄自 1936納粹柏林奧運的台灣之光 ~ 江文也
         1936年,第十一屆奧運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德方也同時舉辦「奧林匹克藝術競技大會」,包括繪畫、詩歌、雕刻、作曲、建築、各國國歌等項目。其中作曲比賽,有五位作曲好手代表日本與賽,僅僅只有殖民地二等國民的26歲小伙子江文也,以「台灣舞曲」管弦樂獲得第四名,因為第二名有兩位,第三名從缺,所以獲頒銅牌獎。這是東方音樂界唯一得獎,也是台灣人的光榮,更是對日本人壓抑江文也的反諷。

節錄自 用音樂道盡生命--江文也         當獎牌從柏林寄到東京的作曲家聯盟,卻遭受到聯盟刻意淡化,連返國的奧林匹克委員被報紙採訪,也只低調輕描淡寫。這是因為同時參賽的四位作曲家山田耕筰、伊福部昭、諸井三郎和萁作秋吉的作品都落選了,這四位教授級的人物,竟然輸給26歲的殖民地人,內心都不好受。樂壇議論著:「台灣舞曲沒啥技術嘛!只因東方風味引發歐洲人好奇而已。
當獎牌從柏林寄到東京的作曲家聯盟,卻遭受到聯盟刻意淡化,連返國的奧林匹克委員被報紙採訪,也只低調輕描淡寫。這是因為同時參賽的四位作曲家山田耕筰、伊福部昭、諸井三郎和萁作秋吉的作品都落選了,這四位教授級的人物,竟然輸給26歲的殖民地人,內心都不好受。樂壇議論著:「台灣舞曲沒啥技術嘛!只因東方風味引發歐洲人好奇而已。江文也當然不服氣,把獎牌拿給報社朋友看,「東京日日新報」馬上於9月11日大幅報導,刊登獎牌、照片及樂譜。當然「台灣日日新報」亦馬上跟進,以頭條報導,文化人都開始注意這顆東方的彗星。進步的日本文化界,立即出版台灣舞曲樂譜,江文也寫了一首詩歌,發表在總譜的扉頁:
在那裡我看到了華麗至極的殿堂,看到了極其莊嚴的樓閣,看到了圍繞於深遂叢林中的劇場及祖廟。但是它們宣告這一切都結束了,它們皆化作精靈融入微妙的空間裡,就如幻想消逝一般,渴望神與人子之寵愛集於一身的它們,有如空洞的驅殼般浮於幽冥中,啊!在那裡我看到了退潮的沙洲上,留下的兩三點泡沫的景像……(劉鱗玉翻譯)

[音樂]台灣舞曲-江文也


更多詳細歷史可以參考以下網站
江文也年表 
http://tamsui.yam.org.tw/tsmc/tsmc0008.htm
江文也樂友會
1936納粹柏林奧運的台灣之光 ~ 江文也
http://blog.udn.com/a102753325/4267149#ixzz1bo25GmMJ



關於缺席的英雄

        江文也生於台灣,學習於日本,最後的大半輩子於中國度過,所作曲目主題橫跨台日中三地,大至管弦樂小至民謠小品。日本戰敗後,戰亂的中國在出現恢復生機之際,原期待能以真正的台灣人回歸祖國懷抱,卻因在戰爭期間曾為日本人寫歌而被國民黨政府判了"漢奸罪"入獄十個月,而後中國政府由國民黨轉換成共產黨時,堅信政治不會干涉藝術的江文也選擇了留在中國繼續音樂的工作,沒料到中國的動盪讓他吃盡了苦頭,之後又經歷了被批鬥與勞改的命運,堅強的藝術家總在最困難的環境追求理想,期間不曾停止創作。而對於他之後都回不了的故鄉-台灣,也只能把思念之情留在一首首經典曲目中,


一些與台灣有關的作品

作品號   曲名                 完成或出版年 
    1    台灣舞曲                 1934

    2    白鷺絲的幻想               1934

          布袋戲                        1936
    6          台灣山地同胞之歌(4曲)           1936

                      第四交響曲(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三百週年) 1962       
    9       三幕歌劇高山族之戀(未完成)
   18         鋼琴三重奏「在台灣高山地帶」(6曲)
                       阿里山的歌聲(未完成)



晚年他在一張手稿上明白寫著:

「我還認為南海那個美麗的白鷺之島的血液是無比的美麗、優秀的。
                                                                                                我抱著它而生,而將死去……」。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說說] 音樂家的骨氣與智慧



        趁著熱度還沒消卻,把2011音樂學論壇裡幾個比較有印象的議題拿出來做點心(得),我想把這系列第一篇標題寫作"音樂家的骨氣與智慧"可能無法完全與原主題相連,但這裡是屬於我的想法,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先取兩場

         許芳瑜
         戰爭遺緒、郎朗-以「歐胡會」國宴鋼琴曲〈我的祖國〉試論策略性/中國民族主義


按:知名華裔鋼琴家郎朗,在美國總統歐巴馬歡迎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到訪的白宮國宴上,演奏了一曲「我的祖國」,引發爭議,這首歌是當年大陸「抗美援朝」電影的主題曲,帶有反美意味,在國宴上演奏,對東道主美國大不敬,引發大陸網友議論紛紛,紐約時報特別以「鋼琴政治」加以報導,不過也緩頰,這應該只是無心之過。

         李雅貞
         陳其鋼1995-2008年的音樂創作-跨文化美學、民族主義、翻譯的現代性、性別與政治

按:陳其鋼,身為北京奧運開幕式的音樂總監,他所監製的音樂又該如何呈現「中國特色」與「和平發展」?首先,開幕式《畫卷》、《禮樂》、《絲路》的節目裡,各以改編後的《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陽關三 疊》等傳統曲目展現「中國特色」。而後,在《文字》的表演藝術裡,吟誦孔子《倫語》「禮之用,和而貴」等 經文;將原本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歌唱祖國》修改成溫和版的風格;並主打抒情版的奧運主題曲《我和你》,來強調中國是個「文明的、和平的、可親近的大國」。178 因此,即便在與政府的合作的過程中有《歌唱祖國》假唱與《我和你》歌手換人等不愉快事件,陳其鋼深信「辦奧運是中國面向世界的展示,我的夢想就是向世人展現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美麗」。


         這兩篇的主題都以中國音樂家為主角來延伸探討演出行為或作品所呈現的民族主義,有趣的是在後者的研討會進入最後提問之時,場面似乎陷入了一種"意識形態"的辯論之中,實在熱鬧。當然,以各方的主觀認定,音樂家是否有責任當作政治工具或是以自身的影響力作為抵抗強權的典範取決於音樂家本身生長及受教育的背景,若非深入研究,其中的錯綜複雜可能非旁人可以輕易理解。但歷史上發生過類似的時空背景,其中有巴結當權者的人,當然也會有運用智慧來抒發理念的憂國憂民之士。


         朗朗和陳其剛,姑且也讓我認定是民族主義下的產物,有老師提問到類似"陳其鋼其作品是否為自己本身主體意識下的產物?""他認為藉此可推廣中國文化與認同大中國的美好?"的問題,這是很有趣的討論,似乎在中國這地方少有音樂家可以表態創作憂國憂民,腐權當道的結果,如果有人說我誤會了,可能又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框架。


         舉兩個也是於極權下的音樂家例子,時空環境雖不能跟現在中國相比,但如果現今音樂家能超越這些前人,或許也才夠資格喚起人民追求發自內心的美麗之聲。




透過樂曲發出怒吼的正義呼聲-西貝流士 
Sibelius,Jean 1865-1957
節錄文章 http://www2.ouk.edu.tw/wester/composer/composer033.htm
1890年芬蘭因受俄國暴政的壓迫,全國掀起了一股愛國抗暴的風潮。西貝流士於 1891 年返國後,自然也深受同胞愛國精神影響,因此根據芬蘭史詩〈卡列瓦拉〉做為藍本寫作了一首由獨唱、合唱及管弦樂團演奏的樂曲 " 庫列弗",1899年完成交響詩 " 芬蘭頌 ",由於芬蘭頌具有激發芬蘭人民愛國情操的力量,因此在俄國統治期間遭到禁演,然而在芬蘭境外,世界上許多國家卻不斷將它排入音樂會的曲目。芬蘭頌引起世人對芬蘭抗暴運動的注意,並促成了芬蘭的獨立自主,所以它深具時代意義。同年,西貝流士也完成第一號交響曲,邁出成為重要交響曲作曲家的第一步。


芬蘭頌

Sibelius- Finlandia Vladimir Ashkenazy The Philharmonia Orchestra



       


運用骨氣與智慧走在鋼索上-蕭斯塔高維奇  
Dmitri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 1906-1975
節錄 http://blog.chinatimes.com/gospel/archive/2008/12/09/357351.html
  第五號交響曲,是蕭士塔高維契在1932年以後,音樂作品因為「背離了社會寫實主義、淪為資本主義形式主義」,一直不停的被彈劾、被批鬥,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煎熬出來的作品。蕭士塔高維契自己說:「這首交響曲的主題在於人性人格的設立,作品雖然始終以抒情的風格構想,但我所設定的中心點,卻是一個人的各種體驗。而終樂章是把前面各樂章中緊迫的悲劇氣氛加以解決,進而導向光明的人生觀與生命的喜悅....總之,這與貝多芬的《命運》及「先苦後甘」的理念相同。」   
    這論述固然使第五號交響曲成為蘇維埃期許下的、「政治正確」的音樂作品,但若完全不理會蘇維埃是怎麼定義這首曲子的,單從音樂形式來聆聽,大致上都同意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五號交響曲,是他創作生涯當中的一個高峰,是他所有作品當中最偉大的傑作之一。原因恰好是蘇維埃最不認同的:蕭士塔高維契這首交響曲的形式結構相當嚴密緊湊明快均衡、旋律線所帶出來的情感起落有致一氣呵成,情感多元而飽滿,能讓聆樂者在聽後有一種情感被淨化、被昇華的、單純的美的感動。
  最為「政治正確」的曲子,應當就是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七號交響曲了。這首寫於列寧格勒攻防戰之初的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是在蘇聯政府動員所有的藝術家投入祖國戰爭下,產生出來的曲子。蕭士塔高維契自己說:「此曲是戰鬥詩,是對堅強的民族精神的讚歌。」這首曲子發表時,除了蘇聯,也透過電台轉播遠傳到英美,而後當總譜分譜傳到美國,立刻由托斯卡尼尼指揮NBC交響樂團初演,並透過廣播向全世界實況轉播,聽眾多達兩千萬人,引起很多的迴響。而這一切的迴響,如今看來,根本就是出自一種「政治正確」下的炒作。  
       儘管聽眾廣眾迴響甚多,但是這首曲子是否真的就是極品呢?我們看交響曲的第一樂章,那模仿拉威爾《波麗露》,意圖透過各種樂器跟小鼓節奏搭配的音色變化,來傳達戰爭漸漸鄰近、到最後無所不在的感覺,很明顯的出現結構上的問題,因為這一段跟前後相比,實在太巨大了,所以當第一主題第二主題終於再現、進入到樂曲之收尾,因結構之不均衡,使人有一筆帶過的草率之感,也因此,要在草率收尾第一樂章之後,緊接上第二樂章的情緒,是唐突了些。至於第四樂章,更是過於率性的冗長。更別說這首曲子的慢版,情感順旋律到盡頭,仍舊是這種旋律的變形、再變形,變形再多,還是類似的情感,還加上配器繼續使用鋪陳情感很易宣染的弦樂器與銅管,唯一的變化就是從平淡到激動回返平淡,音樂又沒有被嚴謹的結構抑制,鬆鬆散散的宣洩,情感太過,真的很膩人。儘管第三樂章他符合了社會寫實主義所期待的民族風,以古俄羅斯和聖詠交替呈現對母國大地的敬意,但也因結構鬆散,情感說的過多,就變得濫情了。其實這首曲子中中版慢版不乏巧思樂念,可是總在樂念說完繼續鋪陳情感之際,便毀了,還為了戲劇化,過於神經質的讓大小聲與快慢速度,落差過大。
  所以這首曲子在當時被大力倡導,還是因它在意識型態中扮演的象徵角色,使它徹底的「政治正確」,因而廣受讚譽,這在蘇聯、在英美,其實都是一樣。妙的是蕭士塔高維契在史達林過世後,對這首曲子說出另一種心聲:這首曲子其實是反史達林暴政的一種心情。立刻,蕭士塔高維契以另一種「政治正確」,為之前的「政治正確」解套。這其實真的是蠻諷刺的。至少對當年力捧這首曲子的蘇聯而言,是打了一巴掌,呈現出在蘇聯的環境是無法究音樂論音樂的窘況。



儘管後代的評論研究仍走在爭議上,但其作品能一方面投以執政當局的喜好另一方面也能在當中加入諷刺與宣洩不滿,最後仍然成為俄國最重要的作曲家,曲子至今仍廣受喜愛。


第五號交響曲 第四樂章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5 Mvt. 4

(版本很舊卻是超棒的版本)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音樂] 不是大波露的波麗露

波麗露算是人生不同階段都會有意無意聽到的曲子
演奏會、電視劇配樂抑或不知名人士隨手一吹的旋律
最近腦海莫名的回響起這熟悉的旋律於是在網路上把可以看到的資料整理在一起


作曲家 拉威爾 (1875 – 1937)







節錄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AB%E9%87%8C%E6%96%AF%C2%B7%E6%8B%89%E5%A8%81%E7%88%BE

約瑟夫-莫里斯·拉威爾(法語Joseph-Maurice Ravel,1875年3月7日-1937年12月28日),法國作曲家和鋼琴家。生於法國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區小城西布勒,1937年在巴黎逝世時,已經是法國與克勞德·德布西齊名的印象樂派作曲家。他的音樂以纖細、豐富的情感和尖銳著稱,同時也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主要作曲家之一。他的鋼琴樂曲、室內樂以及管絃樂在音樂史上不容忽視。鋼琴曲諸如《Miroirs》和《加斯巴之夜》是經典的作品;管絃樂例如《達夫尼與克羅伊》,還有替穆索斯基編曲的《展覽會之畫》出色的展示了他以音樂表現光影色彩的技巧。對於大眾而言,最熟悉的應是他的《波麗露》,但他本人不十分看重此作品,並一度把它描述為「沒有音樂的管絃樂曲」。根據SACEM的統計,拉威爾比其他法國作曲家擁有許多忠實的支持者,使他成為至今最受歡迎的法國作曲家。




關於波麗露


《波麗露》(Boléro)是法國作曲家莫里斯·拉威爾最後的一部舞曲作品,創作於1928年。《波麗露》是拉威爾舞蹈音樂方面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傑作。

簡介

《波麗露》是拉威爾受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委託而作。民間舞蹈風格的旋律是這部作品的基礎。《波麗露》原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三四拍子、稍快的速度、以響板擊打節奏來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間部和再現部構成。但拉威爾所作的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麗露》的標題,實際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

特點



由小鼓所敲出的《波麗露》節奏,由始至終地貫穿全首樂曲

  • 節奏自始至終完全相同,節拍速度不變;
  • 主題及答句同樣地反復九次,既不展開也不變奏;
  • 全曲始終在C大調上,只是最後的兩小節才轉調;
  • 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聲,除了獨奏就是齊奏,後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絃;
  • 舞曲自始至終只有漸強的變化。





網路上找到各種演奏版本


Wiener Philharmoniker 



這個維也納愛樂2010的版本是我最近找到最喜歡的版本











正規的看完後 再來點具創意與難度的




四個人很擠的波麗露 
Stringfever 
更多樂團資訊可以到官網上了解 http://www.stringfever.co.uk/index.html




網路上很紅的快閃波麗露









將行進樂藝術在舞台上發光的BLAST

當年登上舞台的開場第一首曲目就是波麗露








國際鼓號樂隊聯盟(drum corps international)2000年決賽拿下第五名的Boston Crusaders
當年的表演主題-Red,編曲採用波麗露的片段放在表演跟開始跟結束,效果相當棒